close

棕櫚油、紅棕櫚油、硬棕油的區別和特性  http://flowers.hunternet.com.tw/arc…/index.php/t-155335.html

04-04-2011, 11:32 PM

棕櫚油(Palm oil)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搾取出來的,主要來源是非洲油料棕櫚,它原產于熱帶非洲,亦產于中美洲、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其主要產地為馬來西亞,該國棕櫚油的產量占世界產量的60%。
棕櫚果由外果皮、中果皮(成熟的中果皮又稱果肉)、內果皮和果核仁組成。
由果肉壓搾出的油稱為棕櫚油(Palm Oil)
由果仁壓搾出的油稱為棕櫚仁()油(Palm Kernel Oil
兩種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櫚油主要含有棕櫚酸(C 16)和油酸(C 18)兩種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櫚油的飽和程度約為50%;棕櫚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飽和程度達80%以上。棕櫚油是一種色澤常呈發紅的黃色油脂。
傳統上所說的棕櫚油僅指棕櫚果肉壓搾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CPO)和精煉油(Refin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櫚仁油。

紅棕櫚油與白棕櫚油
直接以椰子鮮紅果肉搾成的油脂,未經過脫色精制處理的叫紅棕櫚油,經過脫色精制處理的叫白棕櫚油
紅棕櫚油未脫色精制處理的棕櫚油,除了具有棕櫚油的特性外,紅棕櫚油更是天然植物油當中葫蘿卜素含量最高的(700-1000ppm), 是葫蘿卜的30. 由于本身及含有非常大量的抗氧化物質維生素E,有助于修復傷口或粗糙的肌膚,對肌膚有很大的效用。
另外就是它天然紅色的本質,更可以調制手工皂的顏色,是一種天然的調色劑,只是較不容昜買得到。
精制紅棕櫚油(Carotino Premium (食品級)是由油棕樹(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的果實壓搾而得, 未經過脫色, 分離硬脂肪酸的未精制油脂.天然的南瓜色. 含有較其它植物油高的抗氧化成分. 也是非常好的維生素E來源。
棕櫚果油本身不容易氧化酸敗 ,也適合在較高的溫度下使用. 棕櫚果油基本上油脂的物理性質跟棕櫚油非常相似,脂肪酸成分也差不多,但是卻比棕櫚油更優質。
  
一般入皂的都是精制過的白棕櫚油,含有40%多的油酸,也有一定的保溼力。棕櫚油的熔點高,入皂以后可以讓成品得到很好的硬度,并且具有不易融化的特點。以棕櫚油為主的肥皂,堅固耐用又溫和,因此市售的化妝肥皂也經常使用棕櫚油為主制作。不過,除了堅固耐用這些特點,白棕櫚油對皮膚并無其它的好處,各種營養成分遠不如其它油脂高,含量高的棕櫚酸對皮膚也沒有益處,因此,作為化妝肥皂,還是配合更多有益肌膚的油脂使用較好。

一般市面上的棕櫚油分為
1.
精製軟質棕櫚油 (Rbd Palm Olein):簡稱軟棕油,它可作為人造奶油的原料、食品工業的油炸用油、家庭烹調用油等等。
2.
精製硬質棕櫚油 (Rbd Palm Stearin):簡稱硬棕油,是棕櫚油經過晶析分離之硬脂精制而成,通常作為人造奶油之制造原料,用來調節產品的硬度。一般來說硬質棕櫚油在常溫以下(27)以下時會呈現半固體狀或固體狀。

棕櫚油(硬油)入皂特性:
建議使用比例:不超過20%30%。一般10%20%
trace
速度快、起泡度穩定、滋潤度高。
棕櫚油易皂化,與椰子油一樣,是做皂必備的基本油之一。
市售量產的香皂成分中,棕櫚油占了很高的比例。
成皂溫和,起泡性佳。用來入皂的主要目的是棕櫚油硬度極佳,能使皂不易軟化。更加扎實耐用。
雖不具滋潤性,但也不會造成皮膚於澀,而且價格便宜,對于做皂來說,是非常實用、不可或缺的油。
缺點則是不容易起泡,泡沫也不多。
總之棕櫚油亦是手工皂必備的油脂之一,可做出對皮膚溫和、清潔力好又堅硬、厚實的香皂,不過因為沒什麼泡沫,所以一般都搭配椰子油使用。(建議使用)
棕櫚油用於制造肥皂、蠟蠋、化妝品或盥洗用品,當作潤滑劑,供熱浸錫塗布及生產棕櫚酸等使用。精製棕櫚油則供食用,例如:當作油炸油,以及制造人造奶油。

 

紅棕櫚油在superfatting非常適合,可以使成品滋潤度高, 但是顏色會慢慢退去
使用棕櫚果油的手工皂作品我們發現穩定性相當不錯, 因為其本身含有相當高的抗氧化成分,由於未分離硬脂肪酸, 因此非常容易冬化, 即使夏天, 也會有脂肪酸沉澱以致形成兩層. 但加熱後會變回深紅黑色液體。
使用量 20%-40% 均可, 比例越高, TRACE 速度越快. 顏色越深 , 成品的硬度也會高。
以硬棕油與椰子油以適當比例混合可作為肥皂原料,制作出的肥皂質地堅硬、不容易變形。因此經過精煉、漂白、除臭的棕櫚硬脂油,是一般市售肥皂的主要原料之一。

 

棕櫚核油硬油 Palm Kernel Oil 棕櫚核油,也有叫棕櫚仁油,英文是Palm Kernel Oil,它是從油棕櫚果核中提取的,為白色或淡黃色油狀液體,帶有果仁芳香,它不溶於水,可溶於乙醚、氯仿、二硫化碳。
棕櫚核油性能近似椰子油,同屬月桂酸類的油脂,但它的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比椰子油高,其脂肪酸的碘價和凝固點都較椰子油高,它們在油脂配方中可互相替代,如精確一些,按辛酸、癸酸、月桂酸及肉豆蔻酸等的總量來替代,則100份的棕櫚核油相當于89.1份椰子油。故棕櫚仁油也是制皂的主要原料。
它可增加肥皂的泡沫及溶解度。
入皂特性:
建議使用比例: 20%30%
Trace
速度快、起泡度高、滋潤度高。有椰子油和棕櫚油二者的優點。
比椰子油更溫和,卻同樣有起泡作用,並且營養成分較棕櫚油高許多,入皂不但可增加泡沫並提高硬度,同時還能避免椰油對肌膚的微弱刺激。
可取代椰子油,成份與棕櫚油類似,能做出溫和、洗淨力強、硬度夠且泡沫多的香皂,所以也常代替椰子油使用。

 

棕櫚油-健康wiki  http://www.uuuwell.com/mytag.php?id=47672

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來的,果肉壓榨出的油稱為棕櫚油( Palm Oil),而果仁壓榨出的油稱為棕櫚仁油(Palm Kernel Oil),兩種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櫚油主要含有棕櫚酸C16)和油酸C18)兩種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櫚油的飽和程度約為50%;棕櫚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12),飽和程度達80%以上。傳統上所說的棕櫚油僅指棕櫚果肉壓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精煉油(Refin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櫚仁油。它被人們當成天然食品來使用已超過五千年的歷史。

簡介

棕櫚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總產量中的比例超過30%

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

產地

油棕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在馬來西亞,目前每公頃油棕最多可生產大約5噸的油脂,每公頃油棕所生產的油脂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一般的馬來西亞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頃平均產量是3.7噸毛棕櫚油。

棕櫚油是植物油的一種,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豬油牛油等。由於棕櫚油與各種油脂的相互關係,棕櫚油的價格也是隨著世界一般油脂價格的遊走而浮動,同時,棕櫚油價格的波動幅度也很大。

油棕樹最早源自西非。工業棕櫚油是紅色的,從棕櫚樹皮提取,而棕櫚仁油是白色的,從裡面的內核提取。棕櫚油和棕櫚仁油的生產過程是複雜的。主要經過以下幾個工序:除菌、提煉漂白、除臭。

最後,我們送去存儲之前得到了棕櫚油和棕櫚仁油。

棕櫚樹的種植始於19世紀初,那時英國工業革命創造對蠟燭製造和機械用XX對棕櫚油的需求。

剛開始棕櫚油由西非農民供應,緊接著1848年荷蘭殖民者把棕櫚油種植帶到爪哇。1910年英格蘭的殖民者威廉森米德爾頓和銀行家亨利美在馬來西亞創辦了森達美公司,種植棕櫚油。

棕櫚油是世界用量領先油脂大豆油的主要競爭對手,其他競爭對手包括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櫚仁油和橄欖油。然而,2004年以來棕櫚油和棕櫚仁油的總用量首次超過了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豆油。

用途

棕櫚油在世界上被廣泛用於烹飪和食品製造業。它被當作食油、鬆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像其它食用油一樣,棕櫚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進健康。棕櫚油是脂肪里的一種重要成分,屬性溫和,是製造食品的好材料。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並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適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麵包廠產品的良好佐料。由於棕櫚油具有的幾種特性,它深受食品製造業所喜愛。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主要的棕櫚油生產國,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以上。

中國是棕櫚油的完全進口國。

58度棕櫚油

質量指標:比重:(60/20)0.882,皂化值mgKOH/g:193,透明度:80澄清透明,氣味、滋味:棕櫚油固有氣味、口感良好,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水分及揮發物%:0.04雜質%:0.043,熔點57.6,遊離脂肪酸(以棕櫚酸計)0.25%,酸值mgKOH/g:0.40,不皂化物%:1.0過氧化值meq/kg:5.26碘值(韋氏法):40gI/100g。脂肪含量%≥99%,成分中棕櫚酸(C16:0)占67.056%硬脂酸C18:0)占4.905%,油酸(C18:1)占17.116%亞油酸C18:2)占3.942%。質量符合GB15680-2009標準要求,可廣泛面向食品行業和化工行業,其中食品行業可面向製作酥油、無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劑飼料營養添加劑,等,化工行業可作為生產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XX、造紙助劑,工藝蠟燭,氫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產原料。

52度棕櫚油

質量指標::(1)比重:(70/25)0.875(2)硬價,gI/100g:51(3)皂化價,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氣味、滋味:氣味、口感良好(6)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揮發物%:0.07(8)雜質%:0.09(9)熔點52(10)酸價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過氧化值,meq/kg:10,碘價(韋氏法):40gI/100g。質量符合GB15680-2009標準要求,可廣泛面向食品行業和化工行業,其中食品行業可面向製作起酥油、無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劑,飼料營養添加劑,等,化工行業可作為生產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XX、造紙助劑,工藝蠟燭,氫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產原料。

44度棕櫚油:

質量指標:(1)比重:(60/25)0.880(2)硬價,gI/100g:53(3)皂化價,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氣味、滋味:氣味、口感良好(6)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揮發物%:0.06(8)雜質%:0.05(9)熔點44(10)酸價,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過氧化值,meq/kg:10。質量符合GB15680-2009標準要求,可廣泛面向食品行業和化工行業,其中食品行業可面向製作起酥油、無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劑,飼料養添加劑,等,化工行業可作為生產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XX、造紙助劑,工藝蠟燭,氫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產原料。

33度棕櫚油:

質量指標:(1)比重:(50℃/25℃)0.893(2)硬價,gI/100g:54(3)皂化價,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氣味、滋味:氣味、口感良好(6)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揮發物%:0.04(8)雜質%:0.04(9)熔點33(10)酸價,mgKOH/g:0.18(11)不皂化物%:1.0(12)過氧化值,meq/kg:10 。符合國家食品新標準要求,可廣泛面用於食品行業。

24度棕櫚油:

質量指標:(1)比重:(40℃/25℃)0.902(2)碘值gI/100g:56(3)皂化值,mgKOH/g:180(4)透明度:35澄清透明(5)氣味、滋味:氣味、口感良好(6)色澤(羅維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揮發物%:0.03(8)雜質%:0.03(9)熔點24(10)酸值mgKOH/g:0.16(11)不皂化物%:1.0(12)過氧化值,meq/kg:10 。符合國家食品新標準要求,可廣泛面用於食品行業。

 

棕櫚油有害說法

棕櫚油是一類脂肪酸的混合物,熔點為40度的棕櫚油(注:指要達40才能熔化成液體的棕櫚油),只能用於做肥皂和化妝品;熔點為24度的,可以用來炸方便麵和做糕點;熔點為12度的可以作為食用植物油。但現在市場最容易獲得的是熔點為24度的棕櫚油。這樣的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吃了易得冠心病高血壓等病。

通常,消費者往往認為棕櫚油與椰子油相似,也含較高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這種誤解導致許多人認為食用棕櫚油是「不健康的」。因此給予棕櫚油一個「壞印象」。

下面關於棕櫚油的16個健康事實,將在棕櫚油對人類健康方面的營養特性上給予您啟發。這些事實是依據全世界眾多的研究中心和著名機構的研究成果。列出的文獻資料也是希望能幫助每一個人去進一步獲得有關棕櫚油營養特性方面更詳細、更準確的信息。

16個健康事實

CAC棕櫚油是17種擁有CAC領導下的FAOWHO標的植物油中的一種。

食品:棕櫚油作為食品已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了。

飽和脂肪酸:棕櫚油是由蒸煮和壓榨的方法,從棕櫚果的果肉里制取的。因為它不含大量的癸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飽和脂肪酸組分的含量較低,它與棕櫚仁油和椰子油有明顯的區別。

不飽和脂肪酸棕櫚油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均衡,大約有44%的棕櫚酸,5%的硬脂酸(兩種均為飽和酸),40%的油酸(不飽和酸),10%的亞油酸和0.4%α-亞麻酸(兩種都是多不飽和酸)。

膽固醇像其它植物油一樣,棕櫚油不含膽固醇(45)。

烹調油如今,棕櫚油作為烹調油、人造奶油和起酥油在全世界範圍內應用, 同時也被加入到調和油里和各種食品里(6)。

反式脂肪酸:對於大多數食品來說,棕櫚油不需要氫化,因此不會產生反式脂肪酸(7-8)。

維生素A源:精煉棕櫚油含有豐富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應用於食品中具有維生素E的功能活性。紅棕櫚油含有豐富類胡蘿蔔素,可以作為具有維生素A源功能來應用(9)。

環狀聚合物:棕櫚油不需要氫化就是很好的煎炸油。它不像例如大豆油、玉米油和向日葵油這樣不飽和油脂,它不易氧化,而且能抵抗極性組分和環狀聚合物的形成(10)。

食用油:棕櫚油像其它普通的食用油一樣是熱量的來源,也很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11)。

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新近的許多研究證實,當用棕櫚油替代飲食習慣中的大部分其它油脂時,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沒有明顯上升(12-18)。

高密度膽固醇在上述的研究中,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膽固醇是明顯增加的或不變的。 (13)

血漿中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主要風險指標,當棕櫚油作為主要膳食油脂時,該指標明顯減低(19)。

改善膽固醇:棕櫚油已被證實,在當今的飲食推薦中成為必不可少的組分,使在飽和、不飽和及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達到一個均衡的比例。當人們的飲食有這樣均衡的脂肪酸比例時,就會改善膽固醇的總體比率(20)。

胡蘿蔔素:棕櫚油中含有的其它組分:類胡蘿蔔素、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具有包括抗氧化性抗癌和降低膽固醇等對健康有益的特性。另外,棕櫚油中類胡蘿蔔素具有維生素A源的生物活性(21-24)。

成分:棕櫚油是什麼東西呢?它是從棕櫚的果肉中提取出來的油脂,其中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約各占一半。不過,它和棕櫚仁油和椰子油不同,飽和程度比後者降低了35%。椰子油幾乎是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一種天然油脂,所以它比牛油還要「硬」。而棕櫚油在氣溫溫暖時仍然能夠基本上保持液態。它富含胡蘿蔔素和生育三烯酚(一種天然維生素E,生物活性比合成維生素E高),營養價值較動物脂肪高。

  棕櫚油還有個很不錯的特點,就是它可以進行「分級」加工。也就是說,榨油之後,通過一些後續物理處理,可以把棕櫚油分成熔點不一樣的幾種產品。其中有的產品集中了棕櫚油當中的飽和脂肪酸,室溫下更多地呈現半固態,甚至固態;也有的產品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室溫下呈現液態。那些液態的棕櫚油組分,含有比較多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常常被加入各種調和油當中,用來平衡脂肪酸的比例。

  其中,那些室溫下呈現半固態和固態的產品,比較類似於豬油、牛油、黃油的狀態,也就被人們用來替代動物脂肪,用來替代氫化植物油,製作各種點心、餅乾、煎炸食品等。問題是,這樣的油,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等有益健康的成分已經基本喪失,與豬油、牛油相比,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優勢。

  日本人非常注意油脂的健康,一直不贊成在食品中大量使用這種棕櫚油,而我國則是棕櫚油和氫化植物油同時大量使用,直有泛濫之勢。日本人擔心的理由也是充分的,因為棕櫚油所富含的是16碳的棕櫚酸,而棕櫚酸升高血脂的作用較強,大量攝入時是否會提高心臟病的風險,仍然還是令人憂慮的問題。

  近年來有一些動物研究和人體研究證實,純的棕櫚油對於控制血脂具有良好的影響,和橄欖油一樣具有降低「壞膽固醇」(LDL),升高「好膽固醇」(HDL)效果。這使人們略感安心。雖說如此,對於是否要多吃棕櫚油的問題,在學術界仍有一定爭議,因為那些半固態的棕櫚油,和純的棕櫚油成分不一樣,很可能對心臟並沒有什麼好處。

  此外,還要小心那些寫著「棕櫚油」實際上使用氫化棕櫚油的產品。因為棕櫚油和豆油、菜籽油一樣,也可以進行氫化,變得非常硬,併產生一些反式脂肪酸。氫化的棕櫚油也很受歡迎,它們可能在冰淇淋中藏身,還可能在含有代可可脂的巧克力當中替代可可脂,充當滿足口感的重要角色。

 

棕櫚油及相關產品一覽

特性:馬來西亞棕櫚毛油的化學和物理性能經過一系列的測定已被完全確定。其完整的數據形成了馬來西亞標準MS814:1994

棕櫚液油概述:棕櫚液油是通過控制溫度使棕櫚油結晶后,從中分提出來的液體部分。棕櫚液油是世界油脂貿易中的主要油脂。就拿2004年來說,馬來西亞一國就出口了610萬噸的棕櫚液油,而向日葵油世界貿易2004年總出口量為270萬噸。棕櫚液油的物理性質不同於棕櫚油。在溫暖的天氣里,它完全呈液體狀態,且甘油酯的組成範圍較窄,能和任何的植物油較好地調和。馬來西亞生產的兩種主要的級別的棕櫚液油是:標準棕櫚液油和二次分提(超級)棕櫚液油。二次分提棕櫚液油濁點較低。作為散裝而大量生產的仍是標準棕櫚液油。

棕櫚液油的特性(標準級)

針對棕櫚油而言,液體油的特性是經過大量測試和認真研究,形成了馬來西亞棕櫚液油標準MS816:1991

棕櫚硬脂概述:棕櫚硬脂是在棕櫚油冷凍結晶後分提出來的固體部分。因此是棕櫚液油的副產品。雖然分提出的硬脂量較少(硬脂與液體的比例大約為25:75)。然而在國際貿易中卻佔有主要的地位。2003年的國際貿易中,僅馬來西亞一國就出口了148萬噸的棕櫚硬脂。棕櫚硬脂和棕櫚油的物理特性有很大的區別。它的熔點和碘值範圍比較寬泛。但是,硬脂的特性範圍是可以縮小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供應商可以根據確定的滑動溶點和碘值指標來提供低硬度、中硬度和高硬度的棕櫚硬脂。對於起酥油、糕點用人造奶油和印度人造酥油等產品來說,棕櫚硬脂是很好的天然原料。在動物飼料和油化產品中,棕櫚硬脂也是最好的選擇。也可以部分代替牛羊脂用於肥皂中。

特性:有關棕櫚硬脂的化學和物理特性,由原馬來西亞棕櫚油研究院經過大量的測定已被確定,並形成了馬來西亞標準MS815:1991

 

棕櫚仁油

棕櫚仁油是從棕櫚果仁中制取的,它的組分與棕櫚油有很大的差別。它的組分和特性與椰子油非常相似。未經精煉的毛油呈微黃色的,可以簡單地通過精煉獲得亮色的棕櫚仁油,既適合應用於食品方面也適合應用於非食品方面。棕櫚仁油的脂肪酸組分熔點範圍在25.9-28.0之間,碘值為16.2-19.2。脂肪酸組成範圍是C6-C20。脂肪酸類型以月桂酸為主,大約占總組分的46%-51%甘油三酯的組分主要的甘油三酯是C36C38,其它低於10%環境溫度在28以下,棕櫚仁油呈半固體狀態。在較低的溫度下,固體含量較高,但溫度提高到30時,固體含量會迅速下降。具有陡峭的固體含量曲線的油非常適合糖果業的應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